星期一, 9月 01, 2014

開學嘍



上完第一堂課後,確定把書桌轉向是對的

這樣Andy面對的是老師,而不是牆壁

星期二, 8月 19, 2014

Andy 羽球計劃

因為安排夏令營,提早讓andy有接觸羽球的機會

羽球入門有難度,但最近其他已經熟悉的運動項目順風順水的

再加上優良的場地,對教練二字的信頼,讓老爸我樂觀過頭了

第一期兩周的課程結束之後,andy連正手拍都不會拿,用反手打正拍

才讓我想起初學各種運動的狀況,好吧,特訓又要開始了

以下是andy專用的菜單,順序會與一般初學者不同

第一課:發球

一般初學是從平球、長球開始,也有很多可以對打的很歡樂的人不會發球

這是因為只要手眼協調良好,隨便揮都能把球打出去

我一開始也是教andy長球,但基本動作要正確+擊中球

其實是"身體協調"和"手眼協調"要同時顧到,這對andy太難了

所以我決定從身體協調開始,慢慢增加球感

發球的所有動作都是自己掌握的,動作正確閉著眼都可以發的很好

握拍、轉體、揮臂、重心轉移…內容其實很多,先要求不要亂飛

第二課:向上擊球

這是在對打中用不到,常被覺得不重要的控制力練習

但這會是andy羽球"手眼協調"的開始,短距離內眼睛跟上球

並且變成下一課的承接動作,也就是打高後用正手平推出去

第三課:正手平球

先自己向上打高至右前方,再平堆,熟悉後由對方餵球

第四課:反手平球、長球、挑球

第五課:小球+步法、各種球+步法

備註:殺球、切球等長高後再練,目前發球也不太能完全往下伸直

羽球還是有身高限制的…預估135cm以上更為適合

星期一, 6月 09, 2014

魚式游泳的第2堂課

教練:有沒有學過二拍打水?

Andy:什麼? 小白爸:(搖頭)

一樣是經過一連串分解動作的練習

Andy就游的有點像了,不在是腳在後面抖不停的小蝌蚪

影片和文章看好久也搞不懂的技巧

現在變成配合身體轉動的自然動作,真神奇

星期五, 6月 06, 2014

魚式游泳的第0與1堂課

Andy學游泳是從去年六歲開始

週末斷斷續續的去中壢上團體班

進度從怕水到可以頭下水用腳打水前進

最大的收穫是洗澡可以隨便淋,不會唉唉叫了

接著是七歲報了桃園家附近的團體班,十堂課上了八堂

進度再從水中吐氣到自由式換氣二、三次 (沒吸到氣)

然後換成小白爸嚮往以久的魚式游泳

第0堂 (其實是體驗課) 教練就從漂浮開始,一個個的動作進行

一個多小時後就達到划手加轉身換氣不落地25m

第1堂課雖然進步不多,但25m完成的次數也變多了

在水裡放鬆、漂浮、旋轉,自由式可以不用游得很用力

換氣也不用很緊張、很辛苦,變成很難突破的瓶頸

傳統的游泳教學太講天份,而且SOP不足,魚式則相反

星期一, 5月 26, 2014

重新認識

  • 選擇性? 失憶
也許是為了逃避,Andy有時會不願提起學校發生的事

或試圖用不高明的謊言來隱藏事實

大部分的時候,父母可以用很多時間突破這種「有意」的保護

但最近的一個例子,讓我發現在特定狀況下,即使Andy配合

仍無法回想起情緒爆發點之前的大小事,甚至記憶錯亂

這讓問題脫離了誠實面對自己的範圍,變得更為複雜

  • 二個靈魂
 週末二天的行程類似,都有直排輪和游泳,但Andy的表現卻判若二人

星期六的好表現,尤其是上魚式遊泳的高配合度與進步速度讓人驚奇

星期日卻像是魂飛到另一個世界,講什麼都不太聽

路溜直排輪沒十幾分鐘就一直叫累,游泳也不聽指導而游不好

做什麼事都很消極,讓人想把他一掌巴回來

我很難理解Andy的行為表現為什麼沒有連續性

或許Andy是有某個原因,但旁人一定很難想像

我以為你回到了地球,其實你只是路過?

星期五, 5月 23, 2014

情緒曲線、情緒分析與記錄

為了改善Andy的情緒問題

小白爸想要讓Andy可以更了解自己,進而知道努力的方向

於是有了初版的想法,做了一張情緒控制記錄表

然後在與幼兒園校長、國小老師、Andy、媽媽討論之後

修改了表格內容,並加上情緒曲線的概念,將情緒「視覺化」


  • 什麼是情緒曲線

發脾氣      /\                 
生氣      /  \        /\      
開心     /           /        

首先我和Andy一起定義了代表情緒的三個顏色

生氣:心裡的感覺,但沒有外發出來,影響到別人

發脾氣:外發的行為,像大叫、打人、罵人、丟東西…

然後請Andy回想最近的衝突事件,從綠色開始出發

在遇到「不如己意的事情」後,他是上升到「生氣」還是「發脾氣」

後來是經過了什麼事情,讓他的情緒回復,也就是曲線下降

接著我和Andy一起討論曲線的分數與鼓勵

C :發脾氣,而且失去控制 (曲線沒有下降),1分
B :發脾氣,經由他人的幫助得到控制,2分
B+:發脾氣,經由自己的努力得到控制,3分
A :生氣,經由他人的幫助得到控制,4分
A+:生氣,經由自己的努力得到控制,6分
S :沒有生氣,8分

分數愈高,可以得到的鼓就愈好


  • 情緒分析與記錄

這是新版的表格  請點我

希望透過記錄與分析過程,讓Andy更了解自己

希望透過成功經驗的累積,讓Andy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


星期二, 5月 20, 2014

直排輪變成全家人的運動

年假倒數的某一天,小白爸提出瘋狂的計劃

從桃園家滑直排輪到龜山阿公阿嬤家

父子在家穿好直排輪鞋,媽媽騎腳踏車當補給救援

沒有路溜經驗的爸子倆,就這樣帶著豪情,傻傻的出發了

一開始,光在社區門口練習跌倒,就搞好久

危險的路段,就叫Andy拉著媽媽的腳踏車前進

遇到下坡停不下來,只好用摔的

用超過半小時才到達車程五分鐘的自行車道起點

接下來延著自行車道雖然比較沒那麼驚險

但各種不同材質的路面,上下坡,穿越馬路仍是充滿挑戰

還有段路自行車道與機車道共用,施工未完成要繞行馬路等…

十五分鐘的車程卻花了二個多小時,回程是被阿姨載回家的

這次路溜的經驗,讓直排輪變成一種冒險,不只是在場中繞圈圈

接下來的路溜計劃持續去蕪存菁,也邀請朋友一起參與

然後小白爸的鞋壞了,買新鞋送教學讓Andy學會更多技巧

媽媽也換了新鞋在直排輪場愈滑愈快

又發現竹北家附近也有直排輪場以及更多的路線可以冒險

直排輪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只是小孩的才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