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材施教與
現實教學環境、資源的配合
-=-=-=-
抱歉開了個很中二的標題
但一方面表達這題目的龐大
一方面剛好談的是國中二年級之前
-=-=-=-
Andy的英文已上了軐道
現在要講的是數學
-=-=-=-
很早之前的觀察與試探就發現
孩子在這階段不是天才等級的神人
理解能力不錯、組織能力奇葩 (但都不穩定)
國小低中年級,完全跟著數學課本走
家長輔助時只重觀念,寧願運動也不多花時間練習
國小高年級,透過程式與數學的結合
從國小到國中、高中很多主題都有介紹過
除此之外,還是只用最少時間跟著學校進度
-=-=-=-
升國中前的資優班考試
Andy媽問:要不要去補習、幫孩子特訓題目
我回:靠訓練才能考上也是假資優,到時反而痛苦
國一上學期,課程安排明顯改變
一學期只有三個主題,目的應該是要加深加廣
但我是反向和Andy強調回到核心觀念的重要
加深加廣可以無止境,回到源頭都是同一個觀念
課外數學測試,除了奧數外多認識了AMC8/10
這些題目我仍覺得不適合拿來教,但可以拿來寫
奧數一題花的時間很長,給強者吧
AMC正常25題40分鐘,不會特別艱深
更適合現階段的Andy,檢視與整理所學
-=-=-=-
回到主題
面對程度中高以上的孩子
要教的重點不該是解題技巧
觀念、眼界、資源先到位
有興趣的天才自己就會飛了
星期五, 12月 13, 2019
星期一, 11月 04, 2019
USB PD (Type-C) 不能亂搞
檔位
Nintendo Switch 39W:5V-1.5A, 15V-2.6A
Apple 61W USB-C (A1718):缺15V
Apple 87W USB-C (A1719):缺15V
Apple 18W USB-C (A1695):5V, 9V
Apple 30W USB-C (A1882):四檔全
Apple 61W USB-C (A1947):四檔全
線材
E-Marker IC:
電壓 \ 電流 | 3A | 5A |
5V | 15W | |
9V | 27W | |
15V | 45W | |
20V | 60W | 100W |
Nintendo Switch 39W:5V-1.5A, 15V-2.6A
Apple 61W USB-C (A1718):缺15V
Apple 87W USB-C (A1719):缺15V
Apple 18W USB-C (A1695):5V, 9V
Apple 30W USB-C (A1882):四檔全
Apple 61W USB-C (A1947):四檔全
線材
data rate \ 電流 | <= 3A | > 3A (5A) |
<= usb 2.0 | option | E-Marker |
>= usb 3.0 | E-Marker | E-Marker |
E-Marker IC:
Vconn 供電 5V
需 Ra 電阻 pull down
需 Ra 電阻 pull down
星期三, 10月 16, 2019
星期一, 10月 07, 2019
Andy @ CS50 2019
CS50 在 iTunes U 搜尋可以找到 2011~2018 的課程
現在2019課程進行中的同時,在網站上也可同步學習
在andy自學的那年,知道了這堂課
雖然當時的程度不適合,但總是好奇CS50怎麼變成最受歡迎的課
computer science這幾乎是每一所國內外大學都有開的選修
選用一本厚厚的原文書,了解各種硬梆梆的架購,寫點程式
除了學習領域有需要的人以外,其他學生是不太會想要碰的
但CS50讓整堂課活了起來,非相關科系的學生也能輕鬆進入
活著,不是隨便說說的形容詞
這幾年,課程內容不斷隨著時代變化而進化
納入新題材,原本範圍亦去蕪存菁,逐漸強大的線上開發環境…
-=-=-=-=-
現在 Andy 英文程度達到中級,英聽已沒有問題
配合前二年纍積的程式和3C經驗
終於可以輕鬆跟上這堂關注已久的課
今年比往年更好的一個重點是:CS50 IDE非正式修課學生也能使用
真的,超佛心的
現在2019課程進行中的同時,在網站上也可同步學習
在andy自學的那年,知道了這堂課
雖然當時的程度不適合,但總是好奇CS50怎麼變成最受歡迎的課
computer science這幾乎是每一所國內外大學都有開的選修
選用一本厚厚的原文書,了解各種硬梆梆的架購,寫點程式
除了學習領域有需要的人以外,其他學生是不太會想要碰的
但CS50讓整堂課活了起來,非相關科系的學生也能輕鬆進入
活著,不是隨便說說的形容詞
這幾年,課程內容不斷隨著時代變化而進化
納入新題材,原本範圍亦去蕪存菁,逐漸強大的線上開發環境…
-=-=-=-=-
現在 Andy 英文程度達到中級,英聽已沒有問題
配合前二年纍積的程式和3C經驗
終於可以輕鬆跟上這堂關注已久的課
今年比往年更好的一個重點是:CS50 IDE非正式修課學生也能使用
真的,超佛心的
星期一, 8月 19, 2019
Andy 英語中級之路 part 3
2019/06/22 英檢 B1 Pass With Merit
Speaking (B2) > Listening (B1+) > Writing (B1) > Reading (A2)
也許是教材就選用Cambridge系列,加上已經有之前考試的經驗
上次的最弱項 Listening 這次有最大的進步
-=-=-=-
這一年的外師+空英,雖然上課時數比前幾年少
但整體效果有繼續穩定上升,$$ 沒有白花
至於這次的弱項 Reading 是基本功,就中學有時間多看點書吧
Speaking (B2) > Listening (B1+) > Writing (B1) > Reading (A2)
也許是教材就選用Cambridge系列,加上已經有之前考試的經驗
上次的最弱項 Listening 這次有最大的進步
-=-=-=-
這一年的外師+空英,雖然上課時數比前幾年少
但整體效果有繼續穩定上升,$$ 沒有白花
至於這次的弱項 Reading 是基本功,就中學有時間多看點書吧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