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6/22 英檢 B1 Pass With Merit
Speaking (B2) > Listening (B1+) > Writing (B1) > Reading (A2)
也許是教材就選用Cambridge系列,加上已經有之前考試的經驗
上次的最弱項 Listening 這次有最大的進步
-=-=-=-
這一年的外師+空英,雖然上課時數比前幾年少
但整體效果有繼續穩定上升,$$ 沒有白花
至於這次的弱項 Reading 是基本功,就中學有時間多看點書吧
星期一, 8月 19, 2019
星期一, 8月 05, 2019
星期四, 6月 20, 2019
smile 雷射 記錄-3
- 術後10W、11W
但對焦狀況不穩定,一段時間中偶爾短暫合焦,容易跑掉
看近還是容易感覺疲累,累了對焦又會更慢
- 術後12W
停降壓藥水後眼壓 < 10
視力可以猜到 1.2 (終於超過0.9)
驗光機量到的近視度數也降低
醫生說角膜恢復的很好
客觀的數據看起來,眼睛似乎正常了
但實際生活中,右眼容易疲累的問題,還是存在
目前的對應方式:多眨眼、多休息、避免乾燥、睡前滴淚液
星期四, 5月 30, 2019
smile 雷射 記錄-2
- 術後4W+2D:
右眼回復狀況仍然慢於左眼
狀況好時,雙眼視覺可接近左眼清析度
狀況差時,雙眼視覺被右眼干擾,變糊甚至不穩定
- 術後5W:
懷疑右眼無法對焦
- 術後5W+5D:
陳醫生打電話來說明,預約下次回台北看診時間
左眼視力1.2 眼壓12
右眼視力0.4 眼壓22
下午去台北眼科給王院長檢查
右眼視力 0.5~7 眼壓18.5
拍照放大看到右眼角膜修複狀況較差
眼底、神經沒有發現問題
拿降眼壓的藥水,一天點二次
回程時,終於聯絡上陳醫生
通知暫停滴含有類固醇的黃蓋藥水
會寄另一瓶灰蓋藥水給我
在新藥水拿到之前,只點降眼壓的就好
和降眼壓藥水一樣,滴入時有刺激感
右眼的對焦能力有回復一點
有時可以合焦,不像前幾週被卡死無法調整
左眼視力 1.0 眼壓 9
右眼視力 0.8 眼壓 10
(和之前體檢那天有明顯差別)
右眼視力 0.9 眼壓 < 10
下午配濾光片眼鏡於辦公室使用
短距離(1m內)用眼,仍會很快感到不適(右)
- 術後7W:
左眼視力1.2 眼壓12
右眼視力0.4 眼壓22
下午去台北眼科給王院長檢查
右眼視力 0.5~7 眼壓18.5
拍照放大看到右眼角膜修複狀況較差
眼底、神經沒有發現問題
拿降眼壓的藥水,一天點二次
回程時,終於聯絡上陳醫生
通知暫停滴含有類固醇的黃蓋藥水
會寄另一瓶灰蓋藥水給我
在新藥水拿到之前,只點降眼壓的就好
- 術後7W+2D:
和降眼壓藥水一樣,滴入時有刺激感
右眼的對焦能力有回復一點
有時可以合焦,不像前幾週被卡死無法調整
- 術後7W+5D:
左眼視力 1.0 眼壓 9
右眼視力 0.8 眼壓 10
(和之前體檢那天有明顯差別)
- 術後7W+6D:
右眼視力 0.9 眼壓 < 10
下午配濾光片眼鏡於辦公室使用
- 術後8W:
短距離(1m內)用眼,仍會很快感到不適(右)
星期三, 5月 08, 2019
星期二, 4月 16, 2019
smile 雷射 記錄
- 術後三小時:
- 術後三天:
- 術後四~五天:
能持續注視的時間短
- 術後六天:
被告知室內不要戴墨鏡
- 術後七~八天:
右眼較不舒服,疑似乾眼
加強人工淚液
- 術後十天:
晚餐看對街招牌,左眼清楚、右眼模糊
- 術後11~12天:
較能適應辦公室亮度,提高帽緣角度
配合熱敷,點淚液次數減少
- 術後2W:
辦公室戴帽時間減少
距離80cm電腦螢幕字,居然是右眼較清楚
第二週呈現"近右遠左"的狀態
- 術後3W:
回診,醫生說沒有乾眼、也不算睫毛倒插
視力測量:左眼約猜到1.2、右眼約猜到1.0 (勉強1.2)
補一瓶0.1%藥水,要點滿三週至5/3號
星期一, 3月 18, 2019
回顧 Andy x Scratch x Math
一年多前的首部曲
剛開始是壓在國小程度的數學
接著是和數字相關的演算法
過程中也學到迴圈、遞迴、分治 、DP的觀念
隨著程式的技巧愈走愈深
第一次的煞車轉向被啟動
放棄了更難的程式題型
改往國高中數學繼續前進
這時的程式已只是單純的輔助教學工具
次方開方、指數對數、排列組合、數列級數
函式、向量、坐標、複數…(連結)
隨著數學的表達方式愈來愈困難
第二次的煞車轉向又要來臨了
-=-=-=-=-
新版 Scratch 3.0 在Andy的使用過程中,已發現二個bug
(清單改名沒做好、變數會異常要殺掉重建)
但重點是若要在程式上走得更遠,入門的圖形化 Scratch 不再適合
另外就數學方面,新發現更強大的 Mathematica
強綁著 Scratch 與數學,也沒有必要了
新的學習方向雖然還沒有確定
但舊的里程碑值得記錄
希望能給有需要的其他人參考
剛開始是壓在國小程度的數學
接著是和數字相關的演算法
過程中也學到迴圈、遞迴、分治 、DP的觀念
隨著程式的技巧愈走愈深
第一次的煞車轉向被啟動
放棄了更難的程式題型
改往國高中數學繼續前進
這時的程式已只是單純的輔助教學工具
次方開方、指數對數、排列組合、數列級數
函式、向量、坐標、複數…(連結)
隨著數學的表達方式愈來愈困難
第二次的煞車轉向又要來臨了
-=-=-=-=-
新版 Scratch 3.0 在Andy的使用過程中,已發現二個bug
(清單改名沒做好、變數會異常要殺掉重建)
但重點是若要在程式上走得更遠,入門的圖形化 Scratch 不再適合
另外就數學方面,新發現更強大的 Mathematica
強綁著 Scratch 與數學,也沒有必要了
新的學習方向雖然還沒有確定
但舊的里程碑值得記錄
希望能給有需要的其他人參考
訂閱:
文章 (Atom)